集团介绍 管理团队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集团动态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市场资讯

首页 > 市场资讯
十年破题开飞防先河
发布时间:2024-04-08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广西企业在无人机农业服务领域“淘金”

十年破题开飞防先河

本报记者 李新雄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李新雄

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轻松操作无人机给农作物喷洒农药,一个小时高效完成50亩农田的喷药作业量,相当于20个人一个小时的作业效率,每亩可以节本增效60元以上。近日,记者在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田园”)南宁示范基地作业现场,领略了农用施药无人机的强大威力。

作为全国首批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探索者,1994年成立的广西田园是一家以农药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及推广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多项硬核专利技术的支撑,广西田园2010年跻身全国农药行业领先位置。之所以勇闯无人机农业服务领域,缘于当时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痛点。

2008年后,全国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喷药成本高、喷药难、喷药累成为农业种植的一大难题。如何破题?借助农用无人机和超低容量药剂取代传统人工喷药,进行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治。这一技术也被业内人士称为飞防。2012年,广西田园成功研发出适用于无人机专用的飞防药剂,并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合作,首开无人机植保先河。

广西田园党委副书记刘辉介绍,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低空低量航空植保新技术,是目前唯一登记飞防超低容量药剂的企业,开发了多套农用施药无人机。“无人机挂载超低量喷雾设备和高工效农药制剂,可以广泛应用于水稻、甘蔗、玉米、棉花、小麦、果树等农作物及林业病虫害防治和营养服务。无人机采用超低空作业,下沉气流使得喷洒时漂移减少、农药沉积率增加,提高施药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应用无人机超低容量施药技术,可大大提高植保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益。”广西田园研发经理郭泽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使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不到半分钟就完成一亩地的植保作业,一个小时轻轻松松作业50亩,与传统人工喷药相比,无人机作业可以减少50%左右的防治作业成本,提高约10%的防治效果,每亩可以节本增效60元以上。

2013年,农业农村部在广西田园设立了农药研制和施用技术重点实验室;2017年,自治区科技厅在广西田园设立了广西高工效农药及施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田园研发实力大增。

如今,在广袤的农田上,无人机正成为一幅科技兴农的新画卷。通过无人机带动农药生产、研发和销售,广西田园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砥砺前行,截至到2023年底,广西田园依托无人机高工效施药技术在全国组建了5000多支打药队,实际作业面积超3000万亩次,打药队实现销售收入近10亿元,尝到了低空经济的甜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广西田园和深圳大疆、广州极飞以及江苏极目等多家无人机头部企业联手合作。

“作为全国独家生产飞防药剂的企业,农药研发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毕竟无人机载重量有限,我们会凭借药剂研发实力,持续开发绿色、高工效的飞防药剂,适配无人机,通过药械结合在低空经济开辟新天地。”广西田园技术总监表示,“淘金”低空经济,强强联合,大有可为。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集团新闻频道~

上一篇
全力推动湖州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2024/04/08
下一篇
中东大单,又来了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