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柳钢:提质增效 产销两旺
本报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王明鉴 阎 翔 文/图
技术人员在主控室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工人对成品钢卷进行外包装。
无人行车在吊运成品钢卷。
本报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王明鉴 阎 翔 文/图
智能工厂全流程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生产线生产全流程数据实时监测……10月24日,记者走进柳钢集团冷轧厂,在整洁明亮的无人行车主控室里,行库工刘镔锋接收到仓库管理系统上的钢卷吊运信息后,一边观察电脑屏幕,一边轻摁键盘。随后,屏幕上一辆无人行车放下吊钩,精准地吊起20吨重的钢卷,完成钢卷吊运任务。
“我们曾经要3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单次吊运作业,现在利用5G技术,只要1个人坐在电脑前就能实现,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刘镔锋说。
在该厂二期成品库,行车同样在厂房上空不停穿梭。外发铁路线上,一卷卷冷轧卷板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经包装后,这些成品钢卷将被吊运至火车车厢,发给各地客户。
据介绍,柳钢冷轧厂原有外发铁路线难以满足现在的产品外发需求,部分产品需采取公铁联运的方式发给客户。今年8月以来,冷轧厂单月综合产销量超过35万吨,外发的需求更旺。
“我们今年为冷轧厂新建了两条外发铁路线,使得该厂外发铁路线增至7条,实现即产即装车即销。”柳钢集团铁路运输中心机械动力室经理覃金宝说,这不仅能提升产品发运效率,每年还可为冷轧厂节约火车外发转运费1000多万元。
受市场下行等多种因素影响,钢材行业销售整体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面对不利局面,柳钢集团主动创新求变,积极探索“购研产销运”协同高质量发展,推动营销模式从“坐商”向“行商”转变。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产品提质升级,优化产品布局结构,以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第三季度,柳钢集团铁、钢、钢材产量同比增长均超2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