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殷素 通讯员陈启龙 白文博)记者10月24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1月至9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0.6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从区域看,增速排名前四的为宜城市8.9%、保康县8.8%、南漳县8.7%、高新区8.6%,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0.6、0.5、0.4个百分点。
从商品零售类值看,1月至9月,全市限上商品零售类值同比增长7.9%,较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限上网络零售商品发展迅速,同比增长68.3%,较上半年增长38.6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总体增速60.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迅猛,累计增速分别达103.2%、241.4%,均高于上半年增速。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1.1%、6%、10.8%,高于上半年增速6.3、1.1、3.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立足襄阳区位优势,深挖本土特色资源,着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提升“欢GO襄阳·乐襄消费”促消费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741场次,包括“聚万千人气+助万店复苏”2023年迎新春促消费、“新春欢乐购·荆彩消费季”暨“欢GO襄阳·热恋唐城”、“欢GO襄阳·乐襄消费”家电家具品质消费季、2023襄阳市“襄遇饿了么 超级美食节”、“欢GO襄阳·乐襄消费”仲夏激情休闲季、“欢购襄阳·乐襄消费”2023金秋享悦品质消费季——襄阳吾悦广场“幸福中国家”等活动,举办13场大型车展,组织指导襄州区联合中石油襄阳分公司开展“促进汽车消费百万元油卡补贴”活动,直接拉动汽车销售1000辆。
中秋、国庆假期,全市各商贸企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通过降价、打折、赠送礼品等多种促销方式放大消费“乘数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总计拉动市场消费2.73亿元,平均增长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