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资源中药材产业年产值12.6亿元
李荣艳
本报资源讯 “脱贫不脱政策,我今年又获得了产业奖补资金5000元。”入秋时节,资源县中峰镇中峰村中药材种植户刘丽娟家的黄精、罗汉果又开始收获。得益于该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产业奖补机制,刘丽娟通过种植18亩中药材,家庭收入节节攀升。像刘丽娟这样通过种植中药材致富的农户,在资源县还有很多。
资源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近年来,该县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依托特色生态环境和中药材资源,大力培育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中药材产业。目前,已种植黄精、罗汉果、钩藤、百合、金银花、厚朴等中药材20余种共5.67万亩,年产值12.6亿元,实现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脱贫户致富。
该县设立中药材发展办公室和林下经济发展办公室,专班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设资源县中医院,推动中医药服务普及,县域内7个乡镇卫生院均开设中医馆,90%以上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
该县实施产业发展奖补、新型经营主体奖补、产品推介奖补等一系列奖补政策,同时做好系列保障措施。该县中峰镇枫木村种植户赵周运今年种植了30亩中药材钩藤,他说:“苗由县农业局免费提供,产出后统一回收,大大减少了销售风险。”
此外,该县还通过引进知名药企、培育本地药企的方式,解决中药材销路。如引进知名药企修正医药在该县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引进深圳市医药行业协会等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建设粤桂协作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当地培植的一批本地药企,已有5家中药材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李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