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于新能源板块回调,“7月牛股”易成新能(300080.SZ)8月17日便开启连续下挫,截止今日被斩去近3成股价,颇有意味的是,20日后公司随即公告了一笔定增。
9月6日晚间,易成新能披露定增预案,募资1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将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二期)、锂离子电池生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发行对象为包括易成新能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6.486亿股(含本数),其中中国平煤神马认购总数的10%。
利好加持下,易成新能又为何在30日内跌幅居新能源板块之最?是转型生变还是刻意为之?钛媒体APP研究如下。
“配角”跌宕转型“主角”,大股东数次力挽狂澜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步入严峻寒冬,新大新材遭受重创,当年净利润暴跌146%,亏损近6911万元。年底,公司公告资产重组,大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出手救场,换血求生。具体内容为:新大新材向包括平煤神马集团在内的平顶山易成新材全体股东发行新增股份,购买平煤神马集团持有的易成新材100%股权。
为扭转退市危局,易成新能决意断臂止血,调转赛道。当年度迅速上马了金刚线产能建设,计划产能800万千米。
可惜“转型”没能“转运”,2018年业内俗称的“5.31”光伏新政突发,市场骤冷,易成新能再次由盈转亏2.95亿元,当年,公司电池片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已达87%,公司表示,系电池片产能与业绩年内尚未完全释放。
2021年,公司称因新冠疫情影响,开封炭素无法达到2020年的预期业绩承诺目标,经双方协商,拟将原2020年、2021年的业绩承诺延期至2021年、2022年履行。同时,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承诺将通过本次交易所获得的对价股份的锁定期延长十二个月。
当然另一个原因为2021年1月5日,开封炭素被美国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列入SDN(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名单,海外订单结算及金融机构贷款受到重大影响。
不过今年上半年,并购就“变脸”的开封炭素成功扭亏为盈,实现营收8.3亿余元,净利润约6661万元,成为上市公司新材料业务的中流砥柱。
此外同一年,易成新能还增持控股了平煤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局锂电池。
由此,易成新能正式由硅片切割刃料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主角”,从锂电池、单晶硅电池片至石墨电极均有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