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介绍 管理团队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集团动态 市场资讯
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首页 > 集团新闻
企业重塑信用顺利参与招投标
发布时间:2022-09-20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武汉4.3万户市场主体合规修复信用

企业重塑信用顺利参与招投标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睿彻 见习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杨腾飞)企业经营异常记录符合条件被消除,经此信用修复后,企业新增1000余万元的营收。17日获悉,今年上半年,武汉约4.3万户市场主体合规修复信用,轻装上阵,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最近东湖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向该区市场监管局送来了锦旗。原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支持企业消除信用异常记录,给企业带来很大帮助。

通常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包括: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未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年报公示;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企业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因2018年度年报公示信息有误,被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经营异常记录。3年来,该记录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在项目招投标、政府荣誉评选等过程中屡屡受限。去年底,省市场监管局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试点。最近,在省、市、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支持下,企业最终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停止了相关公示。

企业信用修复后,得以顺利参与招投标,拿到新的订单,还增加了1000余万元的营收。

东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网络信用监管科负责人吴波介绍,信用修复是指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恢复正常记载状态、提前停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行政处罚公示等。据介绍,信用修复不是“洗白”,违法情节严重、多次违法失信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就不能进行信用修复。

来自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有8426户,较去年同期下降16.6%;同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43967户,同比提升35.9%。一升一降,显示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更加包容。这也意味着,43967户市场主体获得合规信用修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认为,随着“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失信修复给予企业“知错就改”的机会,引导企业主动纠错、重塑信用,整体提升市场主体信用合规水平。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中劢集团新闻频道~